文化筑基+平台赋能:这所高校贯通“双融”新路径
近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吉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微短剧《我心滚烫》正式开机,这是继《云中谁寄锦书来》在首届亚洲微短剧大奖中斩获“最佳品牌传播奖”之后,双方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又一次深度合作。两部作品分别聚焦“大国工匠”精神与吉林地域文化,以影像为媒介,生动传递了新时代产业工人与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现了学校在文化传播与科教产教“双融”育人方面的积极探索。

而这,正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持续深化“文化筑基、平台赋能”育人理念的生动缩影。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学校正以更具特色的育人生态,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学校坚持“科研硬实力”与“科创文化软实力”的双轮驱动,实现科研能力与科创氛围的同步提升与深度融合。通过多元培训、梯队建设、“工师学者”绩效激励等方式,全面激发教师科研活力,使其成为“科教互哺、产教对接”的核心引擎。通过“工师大讲堂”等学术讲座、科技伦理教育、科普活动、科创竞赛等方式,构建浸润式科创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夯实科学素养。
为促进科教产教“双融”,使课堂教学与科研紧密对接产业前沿,学校精心布局平台建设工作,以教研平台夯实育人根基、以科研平台驱动创新发展、以文化平台铸就价值根基。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1个、省部级平台32个,并共建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实现了学科全覆盖。所有平台面向学生全面开放,支持学生开展科研、科普、实践与学术交流,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为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社团活动、项目实践等)提供“演练场”,真正把平台转化为育人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