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校园,智慧共探未来 这场活动在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举行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培育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要求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美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为落实这一要求,切实提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艺术素养与美育统筹能力,为成都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美育动能,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第一期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艺术素养提升班”专程走进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川交附小”),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深度融合观摩与研修的特色交流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不仅是成都市推进美育工作的具体实践,更搭建了教育管理者与特色学校、专家学者对话的桥梁,为全市美育资源整合与理念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企校齐携手
专家引领赋能
此次活动在成都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徐勇、体卫艺处调研员王珊珊的组织带领下,汇聚了来自成都23个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分管副局长、书记、校长。同时,活动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李睦、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舒兴川、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朱曦等业内权威专家进行专业引领,旨在为成都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进一步推动教育系统管理者艺术素养提升,促进学校美育工作特色发展。

据了解,川交附小着力构建滋养生命的完整场域,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从以古代音律“宫商角徵羽”及“墨分五色”为基调的楼层色彩设计,到开放互动的“乐之梦”小舞台、校史长廊等美育场景,该校将“美”融入每一处空间细节,让环境成为“无声的教师”。参观过程中,学员们驻足聆听、频频拍照,对学校环境育人的做法有了直观而深刻的感受。

现场分享实践的路径
让美育回归生命本质
在上午的交流环节,川交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贺霓以《“交响”浸润 成就美好》为主题,分享了该校美育实践路径。贺霓从顶层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深入阐述了美育是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一种生态,强调了学校构建课程要关注培养美的思维,创设校园环境要关注美的感受等。“美不是教出来的,是浸润出来的。”贺霓的这句话,成为整场分享的“金句”。她介绍到,川交附小始终以“交响”为美育的核心理念,通过“美育浸润”的方式在影响着每一个师生,让美回归生命、让教育成全人。

在专家引领环节,舒兴川带来题为《AI时代的校园美育——环境营造的当下挑战与未来图景》的专题讲座。他从艺术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唐代艺术文化的回望,指出了AI时代对校园美育环境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未来图景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舒兴川强调,“人工智能并非取代我们,而是提升我们,未来不是人类与机器的对立,而是两者的协同共生”,为在场的教育管理者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音乐盛宴“点燃”热情
感受美育“情感共鸣”
当日下午,学员们迎来了更加精彩的音乐盛宴。朱曦教授分享了他的指导合唱经验,赏析了由他指导的合唱团演唱作品。朱曦强调,“真正的艺术是没有结果的,没有规律的;是自由的,是需要切身体会的。”在他的引导下,学员们还进行了《歌唱祖国》合唱体验,全场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大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感受着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育浸润,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学员们围绕美育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美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更激发了自己对美育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希望能够将此次所学所感应用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艺术素养提升班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美育思想的碰撞和交融,更是一场教育者之间的‘交响’。”贺霓表示,美育的力量,不应独享,而应传递;不应封闭,而应流动。本次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川交附小深耕美育教育的独特实践经验和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果,更为全市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川交附小将在美育的道路上深耕不辍,为英皇体育_英皇体育平台-【APP官网下载】:孩子搭建‘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平台,让美育之花在校园各处绽放。”
供图: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