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英皇体育_英皇体育平台-【APP官网下载】:> 中国教育>

“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北京建筑大学:绘就思政育人同心圆 培养城市建设生力军

2025-10-23 15:51

来源:前线客户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编者按: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10月23日聚焦——北京建筑大学:绘就思政育人同心圆 培养城市建设生力军

作为北京唯一的建筑类高校,自建校以来,北京建筑大学的发展就与首都的规划建设紧密相连。近年来,北京建筑大学立足学科专业布局,在北京乃至全国率先开设“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等学理性知识,激发广大青年立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理想追求,培养新时代优秀的“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

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南门

构建大格局

学校制定《北京建筑大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涵盖6个方面、21项具体举措,配套推出任务分解表,囊括19项重点任务,构建起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出台《北京建筑大学服务首都功能定位行动方案(2021-2025)》《北京建筑大学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助力首都“人民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搭建大课堂

2023年前,北京建筑大学依托北京市大学生城市文化教育基地,举办城市建设规划治理等系列主题讲座,并在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重大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走访调研、研学参观和志愿服务,在京华大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多部门协同联动,以体系性专题讲座和选修课形式开展,汇聚校内外名师力量,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阐释“人民城市”理念内涵、价值意义、实践路径等学理性内容,吸引全校4000多人次参与。自2023年秋季开始,课程升级为全体新生必修课,课程经过多轮升级,由理论讲授、实践教学组成,专设实践学时,统筹各专业学院深入打磨教案,打破学科限制,展示人民性有机融入新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讲授城市发展前沿问题,弘扬城市建设中的红色基因。

开展大实践

为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育人效果,北京建筑大学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让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构建“人民城市”实践育人新范式。校团委牵头,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托大平台、大师资、大课堂,以实践课为牵引,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形态,构建党性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区实践、公益实践“五位一体”实践模式,以引领未来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为目标,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人民胸怀,培养实干襟怀。

目前“人民城市”实践课已列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属于通识类必修课,共计0.5学分8学时,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三方联动”工作模式:学校是主心骨,党政机关以及各学院成立校内虚拟教研室;学院是主导者,负责师资配备、特色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其他学院配备专属思政导师,全程指导;师生是主力军,建立学院、专业、班级、团队“四级”学生组织体系,思政导师、专业执行教师、学工行政教师“三维”指导体系,以“三维四级”师生互动模式开展生动的实践。

锻造大师资

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组建由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校外专家、行业领军人才等共同组成的“大师资”。

校领导围绕“人民城市”主讲开学第一课;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深度参与理论教学和实践研学,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依托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平台举办学术论坛,邀请院士、大师等行业顶尖学者阐述城市建设前沿动态。

北京建筑大学以服务国家和首都人民城市建设为己任,通过“人民城市”大思政课,统筹教育发展和服务首都,聚焦思想引领和专业夯基,彰显行业特色和办学优势,走出独特的大思政育人之路。

本文作者:任敏(北京建筑大学)

【责任编辑:常晓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