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英皇体育_英皇体育平台-【APP官网下载】:> 中国教育>

宜宾叙州樟海学校“微研活动”让诗歌散文教学“柳暗花明”

2025-10-21 17:18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宜宾市叙州区樟海学校古柏初中校区语文教研组成功以一场“微研活动”掀起诗歌、散文教学的“头脑风暴”。

本次活动聚焦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实践,由三位老师分别进行课堂展示,旨在深入探索文学作品教学中情感熏陶与写作技法指导的有效融合。

《乡愁》:读中寻味、意象融情

廖凤鸣老师执教九年级《乡愁》一课,课堂上,廖老师特别重视对学生朗读停顿、节奏与重音的指导训练,引导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与情感基调。随后,教学重点转向对诗歌核心意象的剖析,师生共同围绕“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深入探讨了诗人余光中分别寄托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痛乃至家国之思,层层递进地解读了“乡愁”的内涵,化无形为有形。最后,廖老师进行了分层任务设计,鼓励学生模仿本诗的意象运用与结构特点,尝试创作几节小诗,实现了从鉴赏到创作的能力迁移。

《散步》:以小见大、品文悟情

李刚老师执教七年级《散步》一课,以生活为引开启散文品鉴,让亲情暖意与人生哲理悄然浸润人心。开篇即见巧思,温馨短视频配《常回家看看》的旋律缓缓流淌,瞬间铺展亲情底色,唤醒学生生活共鸣,让情感自然生发。文本解读环节,李老师引导学生锚定关键字词句细品深析。他巧融考点,重点解析环境描写的三重意涵——烘托氛围、推动情节、暗合心理,讲解精准透彻。课程核心聚焦“以小见大”手法的体悟。李老师以“散步”这桩家庭琐事为径,逐层解析祖孙三代的互动细节,于细微处挖掘尊老爱幼的美德、家庭担当的重量,以及生命传承的深意,让文本解读升华为价值感悟。

《背影》:细读文本、细节见情

沈福来老师执教八年级《背影》一课,回归经典,注重文本细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中的重点字词,更在琅琅书声中浸润于文本营造的情感世界。沈老师引导学生品析文中关键语句,深刻体会其表情达意的效果与作用,如父亲攀爬月台等细节描写,让学生真切地领会了文中表现的深厚父子之情,感受到亲情的质朴与伟大。

展示课后,教研组开展“头脑风暴”,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对诗歌、散文类文体的教学达成共识。深情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心泛涟漪,教师要指导学生读,读中生情,以情引读;意象品味,让学生在品中自然生美,诗歌、散文借助意象,把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载体,诗中有画、有律、有美;写法探究,让学生在探中“妙手偶得”,教师要引领学生深析文本,并巧借“他山之石”尝试创作,实现学以致用、学以活用。

“这种微研活动很灵活,不拘形式、不定时间、不限主题,遇到问题即可探讨,交流形式更自由,老师们更乐于接受。”青年语文教师韦厚琼的感言,道出了活动的实践价值。(图/文 宜宾市叙州区樟海学校古柏初中校区)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