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举办重庆市科技赋能青少年体育训练研讨会
2025年10月18日,由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科技赋能·育见未来”重庆市科技赋能青少年体育训练研讨会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体育、教育、科技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者,旨在通过前沿的学术交流与实践经验分享,共同研讨科技助力青少年体育训练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方法。

会议在庄严而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重庆一中纪委书记、德体艺分管校领导周鹊虹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强调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与科技融合,致力于推动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刘猛先生致辞并宣布开幕,他指出科技赋能是提升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的关键路径,期待本次会议成为推动重庆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

会议特邀前美国田径协会大师级教练、中国国家田径队外籍教练兰迪(Randy Huntington)先生,带来《科技驱动下的田径运动员表现优化》主题工作坊。他结合指导苏炳添等世界级运动员的实战经验,通过现场演示与理论解析,生动展示了科技在提升训练精准性与竞技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为参会者打开了国际训练新视野。

下午议程围绕多个科技应用专题展开。
运动视觉专题,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视觉训练专业主任江洋琳女士与高东旭博士联袂作了《运动视觉训练在青少年竞技中的应用》专题报告。两位专家从医学视光与竞技体育科研的双重角度,系统介绍了运动视觉训练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反应、判断和专注力方面的显著作用,揭示了“看得见”到“看得准”背后的科学奥秘。

科学选材实践,陈超教授基于其服务国家队的丰富经验,主讲了《青少年运动能力标准化测评对选才的作用》实践课。他详细讲解了如何构建和应用标准化测评体系,科学、精准地识别和选拔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为基层教练员的选材工作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

伤病预防康复,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医疗康复中心主任林盛带来了《恢复性康复对青少年运动伤病预防的作用》专题课程。他结合保障奥运冠军的实战经验,分享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恢复与康复手段,有效预防青少年运动损伤,保障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生涯。

本次研讨会内容翔实、形式多样、注重实操,不仅搭建了跨领域、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体育工作者在运动表现、科学选材、视觉训练与康复防护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科技为体育赋能,教育为未来筑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我校推动“体教融合”与“科教协同”的又一重要实践。未来,重庆一中将继续携手各界力量,持续深化青少年体育科学化训练探索,为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图文/重庆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