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英皇体育_英皇体育平台-【APP官网下载】:> 中国教育>

红色走读强根基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育时代新人

2025-10-16 16:17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崇义上堡乡听老党员讲朱德同志与群众同耕的故事,比课本里的文字更有冲击力。”10月10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兰雨慈,刚结束国庆期间的红色走读实践,便在班级分享会上动情讲述。自2019年学校正式成立以来,这样的红色实践已持续7年,累计组织活动超120场次,覆盖师生超1.2万人次,足迹遍布赣鄱大地及闽粤边区16个红色基地,构建起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红色育人体系。

从“起步探索”到“体系化推进”,红土足迹持续拓展

建校之初,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就锚定“扎根苏区红土、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方向,把红色走读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2019年学校成立后,第一时间对接赣南核心红色资源,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寻乌调查纪念馆等标志性点位作为首批实践基地,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感悟初心魂”主题活动,当年便完成18场走读实践,覆盖师生800余人次,为红色育人奠定基础。

随着实践深入,走读版图与合作网络不断扩容。先后与三湾改编纪念馆、郭大力故居等8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正式挂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1年,联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赴兴国将军园,感悟“一县九百将”的家国情怀,全年跨省实践达6场次;2025年,新增崇义“天选赣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龙南史志研究室等深度合作,实现“红色+文化+非遗”融合育人突破。

“三阶段闭环”+“专业赋能”,红色教育落地见效

“请大家结合史料,模拟1928年潭口暴动时农会代表的讨论场景。”2023年5月,在中共南康临时县委旧址,该校教师钟微组织学生开展沉浸式教学。这种“课前史料研读、课中情景体验、课后实践转化”的“三阶段闭环”模式,是2021年以来学校红色走读的核心创新举措,通过“理论+现场+行动”的融合,让红色教育从“被动听”变为“主动悟”。

专业特色更让红色实践“接地气、有实效”。2025年暑期,“电”亮“心”程先锋队,深入大余县梅山村,用专业技能为村民修复电风扇、电饭煲等电器200余件,排查并消除线路安全隐患46处。旅游管理专业团队赴崇义上堡乡,结合梯田资源设计“长征研学+农耕体验”特色路线,相关方案被当地政府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牧心先锋队”深入瑞金市沙洲坝镇等红色基地,通过参观红井、山林水利局旧址等,缅怀先烈,感受信仰力量,弘扬红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国庆期间的走读活动更添实践深度。智能制造学院组织留校学生先后前往郭大力故居、潭口农民武装暴动旧址、陈赞贤生平事迹馆等地,在“煤油灯下译巨著”的复原场景前体悟真理力量,在暴动旧址的枪痕文物前感受革命决绝,在烈士纪念馆内敬献鲜花、默哀致敬,以沉浸式体验完成理想信念的淬炼。

文化传承+成果转化,红色品牌焕发活力

“把‘怀抱炸弹的老樟树’的红色故事绘进漆扇,既传承了非遗技艺,又让革命记忆更鲜活。”2025年7月,学校现代服务学院“红芽追风队”,在瑞金叶坪镇田坞村非遗工坊向村民展示红色主题漆扇作品。这支队伍以“漆韵匠心传非遗,躬身慰问暖党心”为主题,指导50余位老人体验漂漆工艺,并聆听94岁老党员讲述往事,将红色故事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相关作品已在当地文化展展出。

线上传播与成果转化同样成效显著。学校“两微一端”累计发布红色专题推文52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0余场次,参与师生突破3.5万人次。2024年成立的“中央苏区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已整理原生态革命故事10余个,正设计开发《红色工匠》《赣南红色故事》等校本教材。《“四向而行”红色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入选2024年度江西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赣南的红土地是最好的思政课堂,7年走读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是培养‘红心向党、匠心筑梦’人才的核心滋养。”学校党委书记温学延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红色资源+实践育人+专业建设”融合,开发英皇体育_英皇体育平台-【APP官网下载】:“红色+技能”特色课程,让青年学子在红色实践中锤炼本领、坚定信念,为区域发展培养英皇体育_英皇体育平台-【APP官网下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温春燕、曾卫平)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