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实验外国语学校开展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活动
当五星红旗的炽热与中秋明月的清辉温柔相拥,当家国情怀的壮阔与阖家团圆的温馨诗意交融,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外国语学校以“山河颂华诞?少年承荣光”为引,铺展一场节庆盛宴。各学段学子执镜头、握画笔、挥笔墨,于秋光里定格热爱,于创作中叩问初心,让双节的意蕴在童趣与深情里流转,让家国的种子在少年心田悄然生长。
一二三年级的“小萌豆”们,化身节庆氛围的“小小营造家”,用一张张合影定格对双节最纯真的喜爱。他们将国旗的红、月亮的圆、灯笼的暖,酿成镜头里的诗意。
孩童的烂漫成为了最生动的节日装饰,那对着镜头扬起的嘴角、向着国旗举起的小手,皆是少年与家国最动人的初见。

四至六年级的学子们,手握画笔化身“小小艺术家”,在画纸上勾勒出心中的家国盛景。水彩笔晕染出的黄河奔腾不息,岸边是挂着红灯笼的农家小院,一家人围坐桌边分享月饼;油画棒涂绘的长城蜿蜒起伏,城墙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孩子们举着气球在城楼前欢笑;彩铅细细描摹的家乡公园,银杏树下摆着月饼礼盒,天上的圆月与地上的国旗交相辉映。
每幅画的色彩里都藏着对山河的热爱,构图中凝着对团圆的珍视。孩子们在作品背面郑重写下姓名与班级,那稚嫩的笔迹似在低语——这抹红是祖国的颜色,这轮月是家乡的思念,这方画是少年对家国最赤诚的礼赞。

七至九年级的同学们,以笔为舟,在文字的星河中摆渡家国情怀。他们将秋夜的月色、国庆的欢腾、家乡的变迁,凝于笔尖,让深情在字里行间流转。
有同学写下爷爷口中“土路变柏油”的过往:“幼时踩着泥点上学,如今骑着单车掠过花香,路的变迁,是祖国给家乡最温柔的馈赠”;有同学描摹中秋登山赏月的场景:“举目是圆月高悬,低头是万家灯火,原来‘国’是千万个‘家’的团圆,‘家’是‘国’怀里最暖的港湾”;还有同学以国旗为喻:“每当它在风中舒展,我便想起课本里的历史,想起胸前的红领巾,原来少年的成长,早已与祖国的脉搏紧紧相连”。
无论是稿纸上工整的手写笔迹,还是电子档打印后精心装饰的花边,都藏着同学们的用心。文字间流淌的,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是“少年强则国强”的责任担当,让“爱国”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扎根心底的信念与追求。

此次双节假期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场有趣的传统文化体验。从萌娃镜头里的笑语,到少年画卷中的山河,再到学子文字里的深情,我校学子以最本真的方式,将“爱国”与“爱家”熔铸于行动,将“传统”与“时代”交织于成长。待秋光散尽,这份浸润着家国情怀的记忆,终将成为少年们前行路上的星光,指引他们以赤诚之心,承山河荣光,赴时代之约。
九龙坡区实验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