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赋能明方向,以教提质育新人——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召开教学教研工作会
为推进“双新”示范校建设,持续强化教研组建设,全面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与教师专业素养。9月29日,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召开教学教研工作会。会议围绕教学教研工作核心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与实施路径,为学校后续教学教研工作高质量开展锚定方向。晏祥兰书记、袁小林校长、谭毅副校长、教科室刘咏晨主任和教导处杨皓主任及全体教研组长出席会议。
首先,刘咏晨主任和杨皓主任对本学期的具体教学教研工作做出了详细的布置并提出了要求。然后,谭毅副校长、袁小林校长和晏祥兰书记分别做了讲话。
以“规划+培养”双轮驱动 筑牢教研发展根基
会上,谭毅副校长从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与教师梯队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教研组需建立系统化教研机制,每月固定组织一次主题教研活动,聚焦学科教学重难点、课程改革新方向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研讨;同时推行每周教研计划制定制度,确保教研工作目标清晰、任务具体、落地见效。
在教师成长培养方面,谭毅副校长强调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鼓励教师立足教学实践申报研究课题,以科研能力提升带动教学水平进步;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需求,需建立“精心指导”机制,通过骨干教师结对帮扶、教学技能培训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此外,各教研组还需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积极探索特色教学模式,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学科教学品牌。

聚焦“常态+创新”提升教研实效
袁小林校长在讲话中着重强调教研工作的“常态化”与“创新性”。她表示,常态化研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各教研组要将教研活动融入日常教学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常规教研形式,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流程。
同时,要积极探索教研方法创新,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跨学科融合教学等新形式,丰富教研内容与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作业批改与听课记录两项关键工作,袁小林校长提出明确要求:作业批改需做到“精准化”,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听课记录需突出“实效性”,避免形式化,听课教师要认真记录课堂亮点与不足,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反馈,共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强化“引领+管理” 确保教研落地
最后,学校党总支书记晏祥兰从教研团队建设与工作落实角度提出要求。她强调,教研组长作为学科教学的“领头人”与学科专家,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分享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带动整个学科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提升;同时,要切实履行业务管理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明确教研任务与分工,加强对教研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各项教研工作有序推进。
她还特别指出,教研工作要坚持“务实”原则,杜绝形式主义,无论是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研究开展,还是教师指导、作业批改等工作,都要做细做实,以扎实的教研工作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教学教研工作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全体教师对教学教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后续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与方向。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创新化开展,不断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与教师专业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文/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