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松树桥中学与渝北区2025年新聘初中英语教师研修团队开展联合教研
金秋九月,学履芬芳。近日,一场聚焦“夯实教学常规,赋能教师成长”的初中英语主题式联合教研活动在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龙山校区如火如荼的开展。学校党委书记李胜兵,党委副书记、校长冉红芳,党委委员、副校长罗艳,渝北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冉荼与松树桥中学全体初中英语教师和渝北区2025年新聘初中英语教师就如何开展专业的听评课,如何精准锚定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难题,如何全面探索学科育人的新路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活动伊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冉红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全面总结和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组建设、校区联合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她勉励老师们要进一步深化学科联合教研的方式和路径,通过“四定、四环、七研究”,积极探索和实践情境主题化、内容综合化、问题探究化、学科融合化的教研、教学和评价模式。聚焦教学问题、关注学生需求、解决教学难题,以智慧教研为支点,不断推进“智教慧学”课堂的建设和实践工作,为学科优质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立新功。

接着,渝北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冉荼老师以“教学常规与育人实效”为主题就本次活动做了指导发言。她指出,教师专业成长对于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她鼓励老师们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反思实践。同时,她也希望新教师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成长为一名有情怀、有智慧、有能力的优秀教师,为渝北区的初中英语教育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说课环节,松树桥中学余凤姣、张铃苓和徐巳俨三位教师从单元分析、课时分析、目标设计、过程生成、评价落实、反思优化等维度对执教的三节课进行了说课展示。说课内容聚焦主题意义探究,以“双线并行”为载体关注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通过对多层次、渐进式的任务设计分析,展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鲜明的学科育人导向。

结合课堂观察和说课展示,来自渝北实验中学的杨方等九位2025年渝北区新聘初中英语教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目标设计与达成、内容处理、过程实施等预设观察点出发,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驱动,对三节课进行了解剖式的评课和反思。她们既肯定了教学中的亮点,也诚恳地提出了优化建议。展现了老师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教学反思力,真正实现了从“听课”到“研课”的初步跨越。
随后,冉荼老师和罗艳副校长分别从“教学目标的科学预设”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实”等两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她们指出,教学目标的撰写应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并真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而在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展方面,要注重语言习得与意义建构的统一,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进一步推动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点评过程中观点新颖、佳句频出、切中肯綮,为与会教师提供了许多极具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最后,松树桥中学教研组长程志勇从“听什么,怎么听,听后如何评”等三个核心问题出发,进行了题为《语篇分析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听评课实践探索》的专题微讲座。他强调教师应跳出传统的听评课模式,从语篇处理、目标预设、活动达成、评价实施、教学张力等维度整体、精准地评估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实施的有效性。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为教师如何有效听课评课、加速自我成长提供了清晰的方法指导和实践路径。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既有高位的理念引导,也有细致的实践剖析。通过小组合作式、任务驱动式、内容对话式的联合教研,对提升教研活动和学科育人的质效是一种全新的探索,也是全面深化教研共同体建设的一种有效实践。通过常态化的教学观摩与解剖、专题研讨与对话,对于全面提升学科队伍建设质效,实现“提质增效、育人为本”的教学追求,更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图文/重庆市松树桥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