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附中寿安中学李雯雯:以史育人,以劳育美
李雯雯,陕西宜君人,一级教师,毕业于西南大学历史教育专业。2009年入职四川省蒲江县寿安中学(现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寿安中学),承担多班历史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六届毕业班工作,多次获评蒲江县优秀学科教师。面对新课改与教材更迭,她积极投入教研,践行“三新”理念,多次在市、县级教学竞赛及论文评选中获奖。

因材施教,点亮每一颗独特的星
“李老师,历史真的太难学了……”月考后的晚自习,一位平时开朗的女孩,正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李雯雯没有急于说教,而是握住她的手,静心倾听,并在脑海中构思着如何才能帮助她进步。
带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的信念,她第一时间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与这位同学一起分析试卷:重新构建思维导图,编写记忆口诀,逐题梳理答题逻辑。办公室里常能看到她们一起推演思路、联想记忆的身影。渐渐地,女孩的成绩有了起色,眼神也再度焕发自信。
课堂教学之外,李雯雯亦注重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她会在课堂间隙分享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思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交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藏在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里,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懂得如何成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五育融合,在劳动中培育完整的人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2018年9月起兼任德育处干事的李雯雯,将这句话刻进劳动教育的每一步探索中,系统地将“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实践。她牵头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农耕体验、校园志愿服务、手工创作等丰富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她见证着学生们褪去娇气、学会坚持,也让“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理念落地生根,让“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发芽。
校园里,她与学生一起运土、填土、施肥、播种、养护,将一片地块打造成生机盎然的种植园。最令她欣慰的是学生们在劳动中绽放的多维成长,有的孩子在翻土时学会坚持,在团队协作中懂得担当;有的学生通过种植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在成果分享中提升表达能力;更有曾经内向的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打开心扉,成为团队的“小太阳”。

李雯雯说:“当孩子们捧着自己种的向日葵送给高三学子们,我瞬间意识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进生命的印记。劳动教会他们的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更是在付出中收获成长的底气。”
温暖相伴,教育是双向的赋能
教育的温度,从来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在互动中生长出更蓬勃的力量。当年轻教师备课卡壳时,她无私分享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当老教师整理资料需要人手时,她挽起袖子帮忙分类装订;当教研组内有老师因手术需要代课时,她主动站出分担;当学生活动筹备紧张时,她也总能第一时间补位协调,她就像一块万能拼图,填补团队的每一个缺口。那份写在脸上的真诚,让她成为大家口中“最放心的战友”。
而这份温暖,终会以更柔软的方式回馈。曾有一段时间,李雯雯因感冒咳嗽,嗓子嘶哑一个月。同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人翻出珍藏的治嗓偏方,有人悄悄放一盒胖大海在她的办公桌上,更有老师主动提出帮其代课。李雯雯听着耳边关切的问候,突然明白,教育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我温暖你,你温暖我”的双向奔赴。
正如《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李雯雯是川师附中寿安中学百余名教师中平凡的一员,她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坚守——以初心为犁,耕耘着属于每一个生命的星辰大海,用热爱为炬,照亮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之路。(图/文 成都市蒲江县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