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教共体举办联席会议
多维协同、优质共享、融合共生,教共体建设迈入新阶段。2025年9月9日上午,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教共同体联席会议成功召开。教共体第一轮、第二轮加入的成员校书记、校长及总校校级干部,共计10人参加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标志着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进入深化提升新周期。会议系统梳理了教共体建设经验,凝聚了发展共识,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沙坪坝区作为重庆重要的教育文化区,始终将教育优先发展置于核心战略地位。2025年1月6日,沙坪坝区教育大会成功召开,系统擘画了区域教育发展蓝图,并提出基础教育“全域优质计划”,明确以三年为周期重点建设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

自计划发布以来,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学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区教委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响应、深入推进教共体建设,致力于通过管理同心、教学同步、资源共享、师资共建和评价同优的一体化机制,打破校际壁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深度融合。学校立足总校定位,充分发挥枢纽作用,积极盘活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共同体内的顺畅流通,创新运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共体协同机制,先后开展了跨校联合教研、师资交流培训及课程协同开发,实现深度互动与经验共生。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教共体总校长陈娟指出,在区教委的专业引领下,第一实验小学将充分提炼总结既有建设经验,与各成员校开展深度创新协作,共同推进教共体建设迈向新高度。

未来,总校将协同成员校积极探索“治理融合、教研融通、师资融汇、资源融聚、成长融荣”的五维融合发展模式,同时严格按照区教委的工作要求,完善五位一体化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各校现代治理体系优化升级。

会议达成重要共识:在新一轮教共体建设中,第一实验小学将牵头深入调研各成员校发展现状,精准识别师资配置、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系统梳理发展中的共性瓶颈与个性问题。基于调研成果,教共体将制定针对性发展方案,通过创新师资流动机制、共建课程资源库、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举措,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各方一致同意以优质均衡为目标,以协同创新为路径,推动教共体建设从表层联合走向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各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与特色发展。
(图文/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