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一起等花开”研学团回访新加坡、马来西亚
暑假期间,重庆市沙坪坝第一实验小学校“一起等花开”研学团踏上回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旅程。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约定——从线上课程结缘,到2024年马来西亚宽柔二小的重庆初访,再到2025年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受邀回访宽柔二小。这不仅是一场跨国之行,更是中马少年携手共绘文化同心圆的生动实践。

同学们来到马来西亚宽柔二小,一场融合“实践体验+协作创造”的文化交流课程拉开序幕。课堂上,中马学生以“巴迪画创作”为协作载体,在勾勒传统纹样的过程中完成跨文化沟通初体验;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的音诗画《童心绘友谊?茉莉传真情》与马来传统舞蹈形成艺术对话,葫芦丝与甘美兰乐器的合奏诠释“和而不同”。

课后延伸的扯铃教学、24节令鼓体验、指甲花制作等项目,构成完整的文化感知体系。课程化设计让友谊超越表面互动,孩子们在协作中学会尊重差异,在体验中建立对多元文化的深层认同。

同学们走进全球QS排名第8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启“名校启蒙+STEM融合”进阶课程。在学长带领的“校园探索课”中,从百年建筑到前沿实验室,同学们实景中构建对顶尖学府的认知框架。核心课程“AI跨学科实践”阶梯式推进,“你猜我画”“关键词讲故事”通过人与AI的创作对比,让抽象的技术逻辑变得可视可感;小组辩论赛“小学生应该使用AI吗?”则将思考推向纵深,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立论与反驳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同学们的国际视野与职业规划意识也在沉浸式体验中悄然萌芽。

随后,同学们参与了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城市规划探究课”,导师以“地理-历史-治理”三维框架解读城市发展。在“对比探究任务”环节,同学们将重庆8D立体交通与新加坡的花园城市规划对照,大家学会从地理、人文视角解读城市发展,纷纷表示以后想从事城市规划、空间设计等职业呢!

来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同学们在刀叉勺中寻找筷子的身影。筷子去哪儿呢?他们不断追问,用童眼观察世界拓宽认知视野、对比不同文化、分析差异原因锻炼逻辑思维。带着这份对世界多元性的初探与思考,同学们开启“城市掠影”活动,走访马六甲海峡、鱼尾狮公园滨海艺术中心、滨海堤坝、甘榜格南等地,同学们在行走中观察、记录、关联,将地标建筑与历史文物串联,构建起对区域历史与多元文化的立体认知。

在“来自世界的祝福”活动中,同学们用中、英、马来语邀请各国游客共写“和平寄语”,深刻感受到人类共通的情感,真切领悟到作为世界公民连接彼此、促进和平的责任与担当。

当飞机穿越云层,同学们手中的蜡染画、写满寄语的笔记本,成为中马友谊的珍贵见证。这场旅程,让他们以脚步丈量世界,以心灵对话文明,不仅收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更在心中种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子。未来,中马少年将继续携手同行,让文化交融的同心圆越绘越大,让和平友爱的星光照亮更远的山海!

(图文/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








